会议培训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培训>素质教育在江苏

区域推进高品质的长三角基础教育

——素质教育在江苏·吴江专场顺利闭幕


20191123,历时2天多的区域推进高品质的长三角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在江苏·吴江专场顺利闭幕。此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学会、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院主办, 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承办,江苏省震泽中学、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协办,上海市教育学会、浙江省教育学会、安徽省教育学会等对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

此次大会将如何推进长三角基础教育发展,与会专家提出了哪些良计善策?一起来一睹为快吧。

 

开幕式致辞

1122,区域推进高品质的长三角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在江苏·吴江专场在吴江宾馆举行开幕式,300余名来自沪苏浙皖四地教育系统的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谋四地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大计,共同践行国家战略,推动长三角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在开幕式上,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后灵、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铭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圣华分别进行了致辞。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致辞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后灵致辞

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致辞

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李铭致辞

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文明致辞

《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张圣华致辞

开幕式上,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江苏研究中心揭牌、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基地揭牌、长三角高中名校发展联盟正式成立。

长三角高中名校发展联盟旨在示范引领长三角高中教育高品质发展,从而组建的区域名校发展共同体。通过建立名校共同体,整合要素、叠加优势、多向融合、创新发展,深入探索区域高中教育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理念融通、信息互通、资源贯通”“思想共鸣、经验共享、价值共建的联合效应,全面提升各成员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推进长三角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引领和专业的方法支撑。与会专家分享了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助推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平台铸造一流的教育,助推长三角世界顶级城市群蓬勃发展。

下面一起随小编看看专家都作了哪些精彩报告吧~

专家报告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胡金波

胡金波分享了以大学育人目标与基础教育的追求为主题的报告,报告从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性切入,强调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同时,围绕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深入阐释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指引方向,开阔思路,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要打下为人基础、智慧基础、健康基础、审美基础、勤劳基础。

吴江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陈宇

吴江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陈宇以好地方,好教育,好未来为题,就吴江教育发展情况作了汇报。

陈宇指出,吴江将进一步依托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江苏试验区,大胆创新、敢于试验,面向未来,面向基础教育的最前沿,有力推动以个性化学习、跨学科学习、混合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变革为核心的前瞻性教育改革项目落地和政策创新。依托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江苏研究中心和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基地,分类搭建研究平台,着力打造全国领先、全球卓越的教育创新共同体和智囊团。依托长三角高中名校发展联盟,加强同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优质学校的强强联手,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名校、优校。吴江努力为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探索成功经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

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杨九俊作了《高品质学校的价值定位与建设方略》主题报告。他认为一所高品质的学校的价值定位应该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并就如何创建高品质学校提出三大建设方略:一是在新的历史方位思考谋划,聚焦怎样激活文化传统”“怎样回应时代关切”“怎样破解发展难题”“怎样提升现代品性”“怎样具有文化担当等五个问题;二是系统设计,全面推进,在理念信念上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课程、教学、活动为重点,培育优秀育人共同体,建设美好校园,创新学习文化特色;三是需要锻造强大的执行力,从价值激活、技术激活、制度激活、成就激活,更大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尹后庆分享了《未来学校变革的背景、逻辑和趋势》的报告。他认为学校是人类社会文明传承和创新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未来学校的发展一定是突出个性和创新的,从知识的传播消费转向知识的创造与共享。尹后庆从教育学融合的三个阶段和三个不同的时代分析了教育学的演变与学校变革运动的学理基础,探讨了在这个背景下寻找技术和教育相结合的最适合的教育,促进学习方式的创新发展,为大家指明了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和结构特征。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李政涛

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主任李政涛带来了他的思考——《未来的好学校好老师》。李政涛认为面向未来,读懂未来,学会基于未来,设计当下的教育,这是未来教育者的基本能力。他从智能时代教育的13个场景出发,构建了教师的智能与人工智能交融共生、共生共长的未来的好学校蓝图,阐述了不变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教学的想象力”“教师的勇气教师的创造性最需要改变的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的改变,是教师的专业角色,和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改变。智能时代,好教师的专业能力需要在整体上、顶层上重新思考、重新架构、重新设计。

分会场活动

此次会议还设立了两个分会场。

走向高质量、特色化、多样性的长三角高中教育分会场设在江苏省震泽中学。

走向优质均衡的长三角义务教育分会场设在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小学。

两场分会场的内容包括校园参观、学校发展微报告以及专家点评。

·                                 江苏省震泽中学分会场

·                                 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小学

活动闭幕

安徽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姜昌根

安徽省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姜昌根在大会总结时指出,区域推进高品质的长三角基础教育、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是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部分,要努力推进基础教育向高品质发展,在全国发挥长三角地区基础教育更大的示范性。

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陆志平

江苏省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陆志平主持本次会议并做简短点评。他认为,本次会议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质量很高,开启了合作新局面,为积极探索长三角基础教育一体化提出了更好的发展策略。